周家镇简介
周家镇地处正宁县北塬西端,距县城37公里,是宁正煤田核心区和年产800万吨的核桃峪矿井、正宁电厂、工业集中区所在乡,西南部与陕西省长武县、彬县毗邻,北部与本省宁县接壤,历来有“鸡鸣听四县”之说。211国道、宁正长公路穿境而过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。全乡辖13个行政村,72个村民小组,6018户,24181人,其中非农人口6550人。乡域总面积78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5.3万亩。有泾河、四郎河两条水系,地形东高西低、东宽西窄,略呈三角形,塬、梁、川、峁、沟相间,属残塬沟壑地形地貌。平均海拔1283米,其中车家沟村1177米,是全县海拔最低处。年平均气温8.3摄氏度、日照总时数2400多小时、降雨量635毫米左右、无霜期180天左右。
乡域物产丰富,资源集聚,经在北部天宁沟及南部四郎河川勘查,均有石油、天然气分布;煤炭储量达到15亿吨,是18.48亿吨的正宁南部煤田主产区。细沙、豆石、块石等石料资源也较为丰富。现代农业产业有苹果、中药材、拱棚蔬菜、畜禽等,核桃峪村的柳编加工闻名省内外,柳编产品有簸箕、笸篮、花篮、果篮等,产品行销西北各省区,被誉为“陇东簸箕村”。乡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,现有燕家村元代燕提领墓(安西郡总管燕桂之父)、周家村遗址(新石器时代、距今约300万年前后)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并有宫家川彩陶遗址、核桃峪遗址、吴家坡遗址、车家沟遗址(均为新石器时代、系古人类烧制陶器的地方)和惠家塬曹家山化石点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1988年6月,周家乡与全市其他7个乡镇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区。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,面塑、石雕、木刻、剪纸、刺绣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,1997年被庆阳行署命名为“民间艺术之乡”。2004年,下冯村妇女朱慧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大师”;西庄村妇女王重阳,被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“甘肃省民间艺术家”。革命战争年代,出现过王克功、杨振华、王万年、李辉宝、周儒等一大批曾参加过平型关战役、百团大战、抗美援朝战争的老红军、老革命。并出现了黄正兴、冯兴治、周新国、李文录、刘军民、张国杰、刘永哲、梁文锋等社会名人;作家、艺术家有李文华、曹焕荣、贾慧法等,物华天宝,人文荟萃。
近年来,随着宁正煤田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,年产800万吨核桃峪矿井、2×100万千瓦正宁电厂以及周家工业集中区等国家、省、市大型工业项目在周家落地建设,使该乡成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我县第二个经济中心。周家乡党委、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,在动态中审视乡情,在传承中创新发展,按照依煤强乡、产业富民、统筹城乡、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,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,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,形成了煤电一体化开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,有力的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,曾荣获全省创建文明乡镇工作先进乡镇、文明乡镇、五个好乡镇党委,全市科技创先乡镇、卫生先进乡等称号。2012年,全乡生产总值达到2.88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4.65亿元,农业增加值1019万元,工业增加值945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4860元,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。周家是一块开放开发的沃土,是一片投资建设的热土,真诚欢迎各方有识之士来周家投资兴业,经商办厂,共谋发展,共铸辉煌。